[!--oldtitle--]

    【王洪图】黄帝内经教学课程 全集[视频]

  • 分类栏目:点播板块
  • 主讲导师:王洪图
  • 课程集数:79
  • 资源来源:网友上传

学习人数

课程介绍
播放列表


 

王洪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中的指导老师。曾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科研各层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围绕“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进行,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曾获国家、部级等奖项。倡导“内经学”并得到学术界认同,使《内经》研究与教学发展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提出“脾胃转输是五脏藏神关键”学术观点,并在多层次进行了探讨与证实。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与临床实践,《内经学》出版并被教育部列为本硕连读七年制教材;在对“脾胃转输”进行理论与临床研究基础上,筛选出治疗癫痫、失眠、抑郁等疾病的有效方药――利脑明颗粒,应用于临床。重视科学普及,写有科普著作,并曾为某医学杂志的“读者信箱”栏撰稿。

 

他从事《黄帝内经》教学与研究近50载,笃学好问,启幽发微,熟谙《素》《灵》,学验俱丰。首次提出将“内经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被誉为《黄帝内经》研究的里程碑。他注重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脾胃传输是五脏藏神关键”的新说,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高徒等各层次中医人才。他在教学科研、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曾荣获国家级、部级进步奖2项。他还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讲学,推动了《黄帝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王洪图于2009年6月6日0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正是因为他的辞世,促使中国行——中医健康管理工程提前启动。

课程目录

第01讲 上1:概论、简介;上1-1:学习方法、参考书籍
第02讲 上1-2:书名由来、作者、成书年代背景及流传
第03讲 上2:的学术体系;上2-1学术体系的结构;上2-2学术体系的形成
第04讲 上2-3:学术体系的特点;上2-4:学术体系的价值
第05讲 中1:阴阳五行;中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阴阳的概念及应用、阐释和临证
第06讲 中1-1:2.阴阳转化及应用、阐释、临证;3.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
第07讲 中1-1:3.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续)、理论阐释
第08讲 中1-1:3.临证指要;4.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
第09讲 中1-1:4.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10讲 中1-1:4.临证指要(续)、肝呼脾歌(2病例);5..阴阳亢盛为害及调摄阴阳与养生
第11讲 中1-1:6.以天人合一论养生;7.诊治疾病必求阴阳以及早期治疗
第12讲 中1-1:7.(续)、阐释(1病例);中1-2:《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行生克预测病情
第13讲 中1-2:五行生克预测病情以及五脏所欲(续)、理论阐释
第14讲 中1-2:补充“五脏苦欲补泻”、临证指要;中1-3:“亢害承制”、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15讲 中2:藏象学说(概念及内容);中2-1:《灵兰秘典论》1..“十二官相使”
第16讲 中2-1:1.“十二官相使”(续)、理论阐释
第17讲 中2-1:1.临证指要;2.医学探源、理论阐释;中2-2:《六节藏象论》论藏象
第18讲 中2-2:论藏象(续)、理论阐释
第19讲 中2-2:临证指要;中2-3:《素问·五脏别论》1.“以藏泻分脏腑”、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20讲 中2-3:1.临证指要(续);2.气口主五脏及察窍观神、理论阐释、临证指要(2病例)
第21讲 中2-3:2.病例治法;中2-4:《.经脉别论》1.“生病起于过用”、理论阐释
第22讲 中2-4:1.理论阐释(续);2.“水谷精微输布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阐释
第23讲 中2-5:《素问·太阴阳明论》1.“太阴阳明异位、受病不同”、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24讲 中2-5:2.“论脾病四肢不用之理”、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25讲 中2-6:《灵枢·本神篇》1.1“神志的分类与概念”、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26讲 中2-6:1.2.“神志受伤及临床表现”、理论阐释;2.“五脏所藏及其病症”
第27讲 中2-6:2.(续)、理论阐释;中2-7:《营卫生会》1.营卫运行与会合
第28讲 中2-7:1.临证指要;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及功能
第29讲 中2-7:2.(续)、临证指要;中2-8:《灵枢·决气篇》理论阐释、临证指要;本章小结
第30讲 中3:经络;中3-1:《素问·骨空论》1.风从外入的病症及针刺取穴法、冲任督脉循行及病症
第31讲 中3-1:1.理论阐释;2.水腧五十七穴即寒热病灸法;中3-2:《经脉》(略述)
第32讲 中4:病因病机;中4-1:《素问·生气通天论》1.“生气通天”;2.阳气的作用
第33讲 中4-1:3.阳气失常则受邪为病;阳气烦劳则张;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第34讲 中4-1:3.(续)、风为百病始;阴阳消长;阐释和临证;4.阴精的作用和阴阳和调的重要性
第35讲 中4-1:4.(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5.五味偏嗜所伤
第36讲 中4-1:5.(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中4-2:《玉机真脏论》1.病气的逆顺传变
第37讲 中4-2:1.病气的逆顺传变(续)、理论阐释;2.病以次传和不以次传
第38讲 中4-2:2.释要;3.五实五虚及其生死;中4-3:《举痛论》九气为病及病机
第39讲 中4-3:阐释(续)、七情病、临证指要;中4-4:《素问·调经论》1.有余和不足及调治
第40讲 中4-4:1.有余和不足及调治(续)、阐释和临证;2.气血失调而生虚实之证
第41讲 中4-4:2.(续)、阐释和临证;3.阳虚外寒和阴虚内热、阐释和临证
第42讲 中4-5:《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病机)病机十九条
第43讲 中4-5:病机十九条(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44讲 中4-6:《灵枢·百病始生篇》1.病因不同所伤异位、阐释和临证;2.两虚相得则病
第45讲 中4-6:3.病气传变及其机理、临证指要;4.积块病生成的病因与机理
第46讲 中4-6:4.阐释和临证;5.内伤病的机理及治则、阐释和临证;本章小结
第47讲 中5:病症;中5-1:《素问·热论》1.伤寒、阐释;2.六经热病的症状和治法与饮食调理
第48讲 中5-1:2.释要;3.两感病症状及预后;4.按夏至分温病和暑病;中5-2:评热病1
第49讲 中5-2:1.阴阳交病症病机及预后(续);2.风厥病因病机与治法;3.劳风症和预后
第50讲 中5-2:4.肾风病症与病机(续);中5-3:《素问·咳论》咳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及治法
第51讲 中5-3:《咳论》(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52讲 中5-4:《举痛论》的“十四种痛的病机与鉴别”
第53讲 中5-4:(续)、释要;中5-5:《风论》1.风邪引起的各种病症;2.风病与时间的关系
第54讲 中5-5:3.漏风、内风、首风、肠风、泄风、五脏六腑风、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第55讲 中5-6:《素问·痹论》1.痹症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则、治法、预后
第56讲 中5-6:1.(续)、阐释;.2.营卫逆乱受邪为痹以及痹症寒热与多汗的病机
第57讲 中5-6:2.(续)、阐释和临证;中5-7:《痿论》痿证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第58讲 中5-7:《痿论》病因、病机和分类(续)、痿证的治法
第59讲 中5-7:(续)、阐释和临证;中5-8:《灵枢·水胀篇》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鉴别诊断
第60讲 中5-8:1.释要;2.肠蕈、石瘕的病因、症状及鉴别、释要;本章小结;中6:诊法
第61讲 中6-1:《素问·脉要精微论》1.择时诊病和四诊合参、阐释和临证;2.四诊决死生法
第62讲 中6-1:2.理论阐释、临证指要;3.脉应四时与梦幻
第63讲 中6-1:3.释要;4.色脉互参及尺肤诊、释要;中6-2:《平人气象论》1.调息诊脉法
第64讲 中6-2:2.脉以胃气为本及五脏平病死脉;3.虚里诊法;4.水肿、黄疸、胃疸、妊娠脉诊要
第65讲 中6-2:4.续;中6-3:《五色》望面之部及五色主病;章节;中7:论治;中7-1:治则
第66讲 中7-2:《素问·异法方宜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异方宜法(杂合以治)、阐释和临证
第67讲 中7-3:《素问·汤液醪醴论》1.时移病异、治法宜变;2.水肿病的病机与治则、释要
第68讲 中7-4:《素问·藏气法时论》1.五脏应四时及其所苦治法、释要;2.五脏所欲治法、释要
第69讲 中7-4:3.饮食五味调养五脏、释要;中7-5:《标本病传论》标本从逆、先后缓急的治则
第70讲 中7-5:标本从逆、先后缓急的治则(续)、阐释;中7-6:《五常政大论》用药常规
第71讲 中7-6:用药常规(续);中7-7:《至真要大论》1.各种治法的应用举例
第72讲 中7-7:1.阐释和临证;2.制方法则(含服法)、阐释;本章小结
第73讲 中8:养生;中8-1:《素问·上古天真论》1.养生原则与调养
第74讲 中8-1-1.阐释和临证;2.肾气与生命阶段及生殖能力的关系
第75讲 中8-1:2.(续)、阐释和临证;3.养生水平不同、结果亦不同
第76讲 中8-1:3.(续)、阐释;中8-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四季养生原则以及调神法
第77讲 中8-2:1.(续)、阐释和临证;2.四时阴阳从则生逆则死、治未病、阐释和临证
第78讲 中8-2:2.续;中8-3:《灵枢·天年》1.生命源于先天;2.胎养和胎教;3.长寿特征
第79讲 中8-3:4.人体生命各阶段及生理特点;5.短寿特点;本章小结;全篇总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