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title--]

武汉大学 中国哲学史 34讲 李维武主讲 视频教程

  • 栏目:哲学
  • 来源:武汉大学
  • 大小:3.69GB
  • 类型:网络教育
  • 下载 收藏

 

下载次数


—&mdash星盟课大王网,一个为您创造财富的地方!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哲学系的“中国哲学史”课,自20世纪20年代开设以来,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在这门课上,凝结着武汉大学几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心血与智慧,并产生了有全国性影响的成果。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范寿康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担任本课的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清理、解释中国哲学历史,在讲课的基础上写出了教材《中国哲学史通论》一书,于1937年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下写成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徐寿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一书中指出:“这是继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篇)之后,中国人写出的第三部中国哲学史。前两部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而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则是第一部在西方无产阶级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写出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武汉大学哲学系,于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而合并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又于1956年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主持下重建。在李达的亲自指导下,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三位当时的青年教师,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建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学科点和“中国哲学史”课程。其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三位老师不畏艰苦,奋发工作,不仅为哲学系学生开出了系统的课程,而且编写了一套由学校铅印的完整教材。这些都奠定了本课在以后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高考制度的恢复,深受“文化大革命”破坏的本课得以恢复、完善和发展。80年代初,由萧萐父、李锦全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80万字的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述了从先秦至近代的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历程,线索明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哲学味浓,在国内许多大学哲学系受到欢迎,被采用为教材,至今已累积印数十多万套,并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可以说,这是20世纪少数几部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之一。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点,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于70年代后期建立了中国哲学硕士点,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于80年代中期建立了中国哲学博士点,自1987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生;从而成为国内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中心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萧、李、唐三先生的培养下,一批年轻的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相继走上本课讲坛,逐渐成为本课新一代的主讲教师,奠定了今天本课教师队伍的格局。经过以老带新和中青年一代教师的努力,本课建设成了一门高质量的、高水平的、有影响的课程。1994年、1997年、2002年,本课三次连续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主持人为李维武。1997年,本课教学成果“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者有郭齐勇、李维武、萧汉明、徐水生、田文军。冯达文、郭齐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郭齐勇主编的《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于近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标志着本课新一代教材的问世。这些都意味着,本课的建设,正如薪火相传,不知其尽。

 

教材介绍:
范寿康著《中国哲学史通论》
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
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
唐明邦、程静宇主编《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李维武编著《中国哲学史纲》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
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点击下面,立即下载,开始学习!

在线下载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